|
“互聯網+”時代的中小企業發展變革之路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授課對象:商業銀行產品設計與開發人員、服務支持人員、公司客戶經理。 授課方式:課程講授40%,案例分析及小組研討30%,實操練習30%。
課程背景: 互聯網是大眾的一種從新興走向常態的生活方式,而互聯網+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一種與傳統經濟模式緊密聯系確又區別開來的展現方式。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生產要素在互聯網環境中重新配置中,并且通過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事實證明,宏觀至產業結構、金融經濟,微觀至創業創新、生活消費都已經印上了互聯網+的深刻烙印,互聯網+將成為大眾的一門必修課。
課程目標: 通過本次課程的講授,使得學員達成如下目標; 1.由淺至深認識互聯網+的準確內涵,理解各個行業互聯網+的構成和生存形態; 2.初步培養互聯網+思維和理念,以點帶面樹立現代經濟互聯網+意識,革新思維觀念; 3.小微企業如何利用互聯網+的創新商業模式獲益。
課程特色: 課前深入研究學員單位的情況,會以問卷調查、郵件溝通等形式,挖掘授課單位的真實需求與意圖,結合主講老師的計算機專業背景以及多年的銀行從業經驗,帶領學員迅速認識和了解互聯網+;通過大量的行業案例講解以及對典型行業案例的詳細解讀,使學員短時間內培掌握互聯網+思維模式和評價方式;同時穿插課內討論的方式深度掌握知識,激發學員互聯網+思維模式與企業商業模式創造性結合的思考。
課程大綱 第一講:互聯網的前世今生 一、我們應該感謝他:蒂姆·伯納斯·李(世界上第一個網頁) 二、互聯網那些事:從不知道怎么賺錢到吹泡泡小能手 三、互聯網的發展階段: 1.降臨 2.實驗 3.商業 4.發展 5.泡沫 6.移動 7.互聯網+ 四、扒扒那些大咖企業 1.淘寶(ebay) 2.QQ(OICQ,1996) 3.電子郵件(1969) 4.支付寶(Paypal)
第二講:互聯網+,到底是個啥? 一、互聯網+的解讀(概念為主) 二、為什么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的時候沒出現互聯網+ 基礎設施發展決定論:云計算、大數據、網絡基礎設施與技術、硬件技術 三、為什么是“+”而不是其他 1.缺什么補什么, 2.互聯網思維決定論 3.兩句話 1)專注 2)極致 3)口碑 4)快 4.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 四、地球村上的其他居民在干什么 1.工業4.0|新硬件時代
第三講:互聯網+,怎么“加”才不變成“夾” 一、最初階段:互聯網+商業 1.零售: 1)淘寶 2)天貓 3)京東 2.批發:慧聰、阿里巴巴、找鋼網 3.跨境貿易:敦煌、蘭亭集勢、馬可波羅 4.微商 二、進階階段:互聯網+生活服務 (O2O:生活服務大類) 三、進階階段:互聯網+汽車 (售前、售中、售后服務) 四、進階階段:互聯網+醫療 (貼身管家) 五、進階階段:互聯網+農業 (創造新價值) 六、進階階段:互聯網+教育 (把教育變得更好玩)
第四講:下一站是什么?物聯網+! 一、從人人聯網到萬物聯網 二、為什么物聯網+更值得期待 1.與實業貼得更緊密:木材生意智能尺 2.小米空氣凈化器;云路由家庭控制中心:roboterra
第五講:中小企業怎樣“+” 1.互聯網商業模式與中小企業商業模式的天然悖論 2.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重要指標(流量、轉化率) 3.借船出海——中小企業互聯網+模式一 4.創意輸出——中小企業互聯網+模式二 5.自產自夸——中小企業互聯網+模式三 6.眾人拾材——中小企業互聯網+模式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