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商開發、評估、選擇與管理时间:2017-05-06 作者:森博智睿 阅读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采購尋源、SPE、SQE、物流、采購、供應鏈管理或相關崗位人員。 課程風格:案例剖析深入,理論結合實際,操作性強、系統性高 課程方式:互動、講授、發問、頭腦風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課程背景: 隨著地球資源的約束、供應商的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知識技術轉化為產品過程的時間變短、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外包戰略、虛擬生產……導致企業對外外購比越來越大,英國貝利咨詢機構統計,企業外購比例采購從1940年的40%提升到今天的60%以上,供應商的成本已成為公司利潤目標實現的關鍵。 管理大師說,“商業中獲益于獨立性的最大的潛在機會,就在在于其生產企業與其供應商之間。這是所剩的贏取競爭優勢最大的未開發領域----沒有什么領域像該領域一樣是如此地被人忽視”。如何在魚目混珠的市場中開發適自己的供應商?合作過程中如何控制供應商T,C,Q?如何建立合適的供應商關系?如何擊破供應商聯盟?如何與強勢供應商博弈?課程與您一起探討。
課程收益: 1.供應商事前選,事中控,事后評管控策略 2.與強勢供應商博弈的策略 3.領悟分而治之的供應商管理思想 4.建立合乎時宜的采購流程與架構 5.掌握與供應商共同創值的方法與流程 落地輔助工具: 工具一:《供應商評估模型》《供應商評定表》《現場評審表》 (限制造型企業) 工具二:《供應商報價拆分模型》 《訂單跟催表》 (適用戰術物資)
課程體系: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新商業環境下的供應鏈一體化 一、21世紀商業環境的新變化及采購職業前景 二、采購在供應鏈中定位及意義 三、策略性供應商管理細分策略 案例討論:生活中買米、肉、青菜、策略有何不同? 買菜與買電器又有何不同? 四、不同生產環境下對應的采購戰略 五、戰略采購下的采購組織架構與流程
第二部分:供應商三階管理 第一講:事前選擇---供應商開發——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一、資質—全(信譽 資質 理念) 二、能力—深(質量 成本 交付) 三、財務—透(清償能力 運營能力 盈利能力) 案例:《美泰公司召回美國市場的75000只芭芘娃娃事件》 《阿斯頓馬丁召回17490輛跑車事件》 《信義汽車供應商現場評估最佳實踐》 經歷分享:HOLI公司對供應商實地考察過程操作過程 思考:供應商選擇有什么原則?(合適 基數 共贏 TCO) 練習:你如何面對供應商的折扣?《供應商評估辦法》 工具:《供應商評估表》《財務指標分析表》《供應商現場評審表》 《供應商問券調查》
第二講:事中控制——不能以選代管如同不能能賽代練 一、成本 (三維成本控制)單價不等于成本 二、質量 (預防控制檢測) 三、交付 (DP LT 跟催) 案例:上海福喜過期肉制品將洋快餐推高風口浪尖 討論:低庫存來源于計劃,如何制定采購計劃? 獨立庫存與相關庫存策略有何不同? 故事:從扁鵲治病看供應商質量管理 工具:《供應商成本拆分表》《供應商訂單跟催表》《盈虧平衡分析》
第三講:事后評估——評估的是能力 評定的是績效 一、道:關系建立 二、器:評定方法——360 度供應商評鑒稽核系統 三、術:能力開發 案例:《邁瑞醫療供應商關系策略》 東芝泰格與供應商合作項目降低成本的實踐 案例分享:《上海通勝公司的供應商扶持戰略》 工具:《供應商評定表》《項目管理》SWOT 象限分析ABC
第三部分:從戰略到實現 一、五大思想 (思想 系統 平衡 風險 靈活) 二、必備素養 (專業能力 責任心態 學習習慣 持續改善) 三、必備工具 (流程控制 問題診斷 問題解決 項目管理) 四、學習自檢:531模型或4F模型 五、提問和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