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市“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改革的總體思路是:推行“負面清單”“準許清單”“監管清單”的“三單”管理制度。
近日從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獲悉,成都市3個試點區于近日發布了各自的第一份“負面清單”,除禁止或限制項目之外,對內外資進入充分開放。
成都首*布“負面清單”的3個試點區包括天府新區成都片區、成都高新區、龍泉驛區(經開區),清單共涉及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區域發展、環境保護四大領域。按照內資和外資的不同,分為“禁止”和“限制”兩大類,制定依據主要為國家有關產業結構調整和外商投資產業的指導目錄、成都市關于產業投資的導向目錄及區域發展要求。
如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為引導產業提檔升級,對傳統制造業中的低速汽車(三輪汽車、低速貨車)、有色金屬冶煉等項目亮起了“紅燈”,電力行業中的單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常規小火電機組項目被禁止;別墅類房地產開發項目、高爾夫球場項目和賽馬場項目則被列入嚴格限制類條目。
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市“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改革的總體思路是:推行“負面清單”“準許清單”“監管清單”的“三單”管理制度。
“負面清單”明確告訴投資者在成都什么事情不可以辦,明晰內外資在成都投資的市場準入限制,探索*投資領域的“玻璃門”、“彈簧門”,促進投資便利化;同時,通過“負面清單”的引導,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準許清單”明確告訴投資者在進入成都后做什么、怎么做,打造高效公平廉潔的服務型政府;“監管清單”明確告訴投資者政府將如何進行監管,優化投資環境。
在接下來的試點過程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區域發展的需要,各試點區的“負面清單”將適時進行調整,“準許清單”和“監管清單”也將陸續推出。下一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還將在成都市其他條件成熟的區(市)縣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