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今,“第三方”無處不在,在市場經濟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第三方檢測、第三方認證、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推薦、第三方監造……諸多“第三方”事件表明,在推動市場公信力中,第三方功不可沒;但在利益驅動下,第三方也可能會淪為商家的工具。
百度百科對“第三方”的定義是:通常指合同關系雙方的兩個主體之外相對*的,有一定公正性的第三主體,一般引入第三方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交易的公平、公正,避免糾紛和欺詐。
我們要感謝第三方,很多產品質量問題的曝光,都是第三方的功勞。當然,第三方不是神仙與圣人,它們的結論并非絕對準確。某些第三方,在利益驅動下,還淪落成了商家的利用工具。
|
一份對產品質量的第三方檢測報告
讓一家知名玩具公司老板自殺
|
第三方檢測,在交易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今,幾乎每一個生產廠家都設有質檢部,但事實上,很多廠家的自檢流于形式,有的老板還會受利益驅動,忽視檢驗環節,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07年,佛山著名的玩具公司——利達公司,由于使用了供應商提供的不合格油漆,遭遇退貨狂潮。隨后,不堪壓力的利達公司老板用一根繩索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不僅對整個中國玩具制造業產生前所未有的震動,還震動了中國高層。2007年11月29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到廣州、佛山考察時叮囑,今后的產品生產要將整個工藝流程納入監測。吳儀還特別提到了利達公司老板:“佛山自殺的那個玩具老板就吃了這個虧。”
在這一事件中,第三方檢測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達玩具的主要客戶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美國美泰公司。為了保證質量,美泰公司聘請了cti(深圳華測檢測技術公司)作為*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正是cti檢測出了利達公司玩具中的鉛毒。
而對于利達公司而言,有無在產品出廠之前委托第三方進行檢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按照國家規定,利達公司應該設有質監部門,然而,這一事件的發生,說明很多企業的自檢其實是流于形式的。
利達公司的悲劇告訴生產型企業,委托第三方進行出廠前的檢測,是多么的重要。
第三方本應是客觀公正的象征,但在現實中,不少第三方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也損害了這個行業的信譽度。
今年,上海滬新專業檢測管理有限公司因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等違法行為被吊銷資質認定。
這是一家專業從事第三方公正檢測服務、技術咨詢、行業培訓的合資企業,該公司主要從事環境專業檢測,在空氣、水質、三廢、職業衛生、公共場所衛生、潔凈室、電磁輻射、生物安全柜等專業領域出具公正第三方報告。
而經質監部門調查,滬新公司作為取得計量認證資質認定的檢測機構,在2013年11月至12月期間,該公司在承擔廢氣檢測、公共場所衛生檢測等多起委托檢測活動中存在出具虛假結論的情況,且情節嚴重。同時在空氣質量檢測、環保廢水檢測和二次供水檢測等活動中存在其他嚴重不符合《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行為。
質監部門依據《實驗室和檢查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自5月9日起撤銷上海滬新專業檢測管理有限公司的計量認證資質認定,并予以公布。撤銷實驗室資質認定后,滬新公司不得繼續對社會從事檢驗檢測業務。
即便那些“權威”的第三方機構,也有墮落的時候。譬如全德汽車俱樂部(adac)。
adac有著100多年歷史,擁有1800萬會員,是全球最權威的汽車協會之一。然而,這樣一個組織,也頻頻曝出丑聞。
今年1月,“2013年德國人最喜歡的汽車——黃色天使”評選結果如期公布,這個權威獎項備受企業重視。
但是,僅僅一周之后,一家名為特洛伊特的第三方審計機構在審核“黃色天使”評選程序時發現,adac修改了讀者投票,前5名中有4個名次發生了改變。其中獲得德國人最喜愛的汽車第一名的大眾高爾夫,會員選票數不是adac對外公布的34299票,實際只有3409票。除了票數造假,前10名的名次也調了包。
adac最初稱,有關其評選結果造假的報道是對俱樂部的詆毀和誣蔑。但最終,在事實面前,adac還是低頭了。adac主席彼得·邁爾道歉并辭職。數千名會員退出俱樂部。
而與此同時,adac一項對中國輪胎測試造假的丑聞也浮出水面:adac故意讓中國輪胎“測試不及格”,以便把廉價的“中國制造”拒之門外。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告訴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不按照商業規則辦事,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有很多第三方機構盯著他們。
近年來,有多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因為被第三方調查報告披露數據造假而被退市。
2010年12月3日,大連綠諾環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諾科技”)收到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退市通知,此時距離綠諾科技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還不到一年半。綠諾科技的上市公司身份如此短命的主要是因為美國一家名為渾水(muddywaters)的“做空機構”的一份研究報告。渾水公司在2010年11月10日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公開質疑綠諾科技存在欺詐行為,其中包括夸大營業額、虛報客戶及合同、管理層挪用*等。面對這份第三方調查報告,綠諾科技無法提供確鑿的反駁證據,只是無力地指責報告作假。納斯達克正是依據這份報告對綠諾科技做出了退市的決定。
2011年8月,中國高速頻道(ccme)股票被美證交會注銷退市;2012年6月2日,多元環球水務被紐交所摘牌,都與渾水公司的第三方*調查報告有關。
當然,渾水公司的行為并沒有被認為完全無可指責,事實上很多人認為渾水公司的背后有對沖基金在支持,利用了一些混淆視聽的手法通過賣空盈利。但應了那句老話: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一些社會事件發生受到公眾質疑后,涉事單位的內部調查往往言之鑿鑿,認為自身沒有問題,但第三方*調查的結論,卻與之截然相反。2009年的徐寶寶事件就是如此。
2009年11月4日,5個月大的徐寶寶在南京兒童醫院死亡。事后徐寶寶家屬在網絡上發帖,稱值班醫生毛曉珺當時在玩網絡游戲,沒有理睬家屬要求查看病情的呼叫,并且對家屬再三懇求的態度惡劣,患兒母親亦曾哀求下跪。然而,南京兒童醫院在經過自查后,否定了“醫生打游戲”和“家屬下跪”等指控。
事情后來在強大的*壓力面前出現了轉機,南京市政府及衛生局宣布成立第三方的調查組對此事進行重新調查。調查組由包括媒體記者、網民代表等在內的14人組成。調查組的這種構成保證了第三方的*與公正。
調查組的電腦技術專家還原了涉事醫生電腦當時的使用狀況,證實了事情發生時,該醫生的確在玩游戲。這讓涉事醫生和醫院都傻了眼。
為什么醫院沒有聘請電腦專家來調查?是沒有想到,還是根本不愿意承認錯誤?而監控視頻也顯示,患者家屬的確下跪了,雖然跪的對象是另一個科室的醫生。
最終,第三方調查組僅用了十幾個小時就得出了結論,證明“患兒家長所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隨后,南京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承認并發布了這個調查結果,并對當事人進行了處理。
徐寶寶事件告訴人們,如果某個事件受到公眾質疑后,有關部門能及時啟動由各界人士參與的第三方*調查,還原事件的*,公眾對有關部門的信任就會大大提高。公眾期待的是*,他們已經不再相信有關部門的內部調查結果,只有第三方調查才能保證*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