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要求制定三個清單
在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上獲悉,上海自貿試驗區11項質檢創新制度將被復制推廣。其中,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的有8項,在全國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復制推廣的有3項。
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提出,要以復制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為契機,大力支持全國特殊開放區域的發展。質檢總局將從簡政放權、制度創新、便利化等3大方面,推出一攬子改革舉措。
支樹平指出,質檢部門權力多、責任大,要以“三個清單”倒逼質檢改革,創新事中事后監管。他強調,各地要研究制定責任清單,法定職責必須為。以權力清單為基礎,逐一厘清與職權對應的責任事項、責任主體和追責情形。責任清單之內的事項,一律落實到位。各地還要研究制定負面清單,法無禁止即可為。“除直接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和反欺詐之外的行政許可事項,堅決取消,能夠下放的要堅決下放。總局公布的行政許可目錄之外的事項,一律不得再搞許可。”(人民網)
從四方面深入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行動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會議上指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消費需求不旺,質量信心不足是重要原因。2015年,中國質檢系統將從四方面提升產品質量。
首先,圍繞制造業質量升級和小微企業、服務業質量提升,以兒童用品、廚房用具、紡織服裝、電線電纜等10類產品為重點,培育和創建一批示范項目,解決產品檔次偏低、標準水平和可靠性不高等突出問題。
其次,加快建立完善風險監測、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誠信管理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機制,推行良好電子商務規范認證制度,監督電商經營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同時,加大技術幫扶、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加快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及商品備案管理制度,加強和改進檢驗檢疫監督管理。
第三,加強對輸非商品的質量檢驗和監測,嚴格落實質量狀況報告制度,履行雙邊檢驗監管合作協議,扭轉輸非商品質量不高、工藝粗劣的被動局面。
第四,在旅游、物流等領域開展“安全、誠信、優質”服務創建活動,在電子商務、物流、金融等重點行業開展質量監測分析;開展汽車售后服務質量測評,實施售后服務質量對比提升行動;實施京津冀、華東地區重點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監測。(中新網)
開展電梯安全風險大排查
今年,質檢總局將全面開展電梯安全風險大排查,對“問題電梯”進行評估建檔,逐一評估安全風險,逐一制定整治方案,組織力量集中攻堅、消除風險。
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16日在上海舉行的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上作上述表示。他說,質檢總局對“無物管、無維保、無維修資金”的電梯,將通報地方政府,聯合有關部門,掛牌督辦。
支樹平表示,質檢總局將構建長效機制,在全國大力推廣“96333”電梯應急平臺,中等以上城市力爭今年全覆蓋;推進電梯安全監管重點前移,從控制電梯事故率逐步轉移到降低電梯故障率;加快電梯規章規范標準制修訂,推進電梯責任保險,構建“企業全面負責,政府統一領導,部門聯合監管,檢驗技術把關,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新華網)
構建缺陷產品召回新格局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上說,消費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切實利益,關系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維護消費品安全,著力用好缺陷產品召回手段。
他說,缺陷產品召回既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改革舉措。中國缺陷產品召回工作起步較晚,本身還有不少“缺陷”。他表示,中國質檢系統將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構建缺陷產品召回新格局。首先,擴大召回范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將缺陷產品召回范圍由汽車產品、兒童玩具、特種設備等,逐步擴大到包括兒童用品、電子電器產品在內的一般消費品。
其次,整合內部職能。2015年,國家質檢總局將完善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協調機制,把相對分散的召回管理相關職能聚合起來,理順工作機制。有條件的汽車產品、消費品生產大省,將探索建立專門機構。
第三,加強外部聯合,推動建立缺陷產品召回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與公安、交通、工信、工商等有關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推動車主信息、車輛登記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等資源共享。
最后,加強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國家汽車產品缺陷工程分析實驗室和國家消費品缺陷工程分析實驗室建設。組織國內頂尖水平的汽車產品重點實驗室、檢測機構、科研院校,形成技術支持網絡體系。
據了解,2014年,中國質檢系統啟動消費品安全標準“筑籬”專項行動,將電商產品質量納入監管范圍,開展網上抽查和源頭追溯。妥善處理汽車“三包”爭議投訴3940件,召回缺陷汽車504萬輛,召回玩具、電器產品421.4萬件。(中新網)
圍繞六個重點抓好執法打假
以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首屆中國質量大會要求,緊緊圍繞“探索質檢改革路,實現質量強國夢”,深入貫徹“十二字方針”,堅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抓好執法打假工作。
一是堅持以嚴查徹辦大案要案為抓手,深入開展“質檢利劍”行動。在繼續開展農資、建材等打假專項的同時,突出消費品、汽車產品重點專項打假行動,懲處一批制售假冒偽劣違法分子,曝光一批違法企業,打擊一批產品質量違法行為“潛規則”,破除一些地方保護的干擾。
二是以推動形成多元共治假冒偽劣工作格局為著力點,深入開展區域性質量問題集中整治。執法司將通過明察暗訪、稽查建議書、約談地方政府、曝光典型案例等措施,推動一批重點區域整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是以實施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為重點,抓好“雙打”工作任務部署的落實。
四是扎實抓好12365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應用工作,組織好12365局長接線日活動和12365熱線服務質量定期檢查工作。
五是健全電商產品執法打假全國協查工作機制。依托電子商務產品質量12365投訴舉報處置指揮中心,建立健全執法打假全國協查機制,落實屬地查處。
六是適應體制調整和機構改革,創新執法方式。建立執法打假責任清單制度,構建轄區內重點產品、執法責任、目標任務向上級報備制度;健全執法打假督查工作機制,探索建立督查員制度;健全跨區域和部門的執法聯動機制。